当前位置:广昱文档网 >专题范文 > 公文范文 >

分散难点,有序练习

时间:2024-09-25 14:32:01 来源:网友投稿

苏亚芳

要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,就要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。

一、 巧妙开头

开门见山法,就是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,让读者一目了然。运用这一方法要精准把握写作方向、主题,进而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证明观点。设疑作答法。此种方法主要是指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来引发读者深思,同时也可以使文章中的各个要素融合,进而形成针对性更强的中心论点,这也是保证文章质量的重要路径。例如,“一个力气再大的人也不可能抓着头发将自己拎起来,这是为什么呢?”这一疑问的设定,指向了文章主题,同时也使文章的中心在篇头得以体现,有利于作者以此为基点,阐述观点,吸引读者。开头的方法很多,平时要注意总结

二、巧设结尾,照应主题

1.首尾呼应,回扣论点。在写议论文结尾时,首尾呼应是常用的写作技巧,恰到好处的首尾呼应,可以使文章可读性更强,中心更为突出。例如,可以将文章结尾的句式结构与开头回应,也可以通过重复开头的方式达到紧扣主题的目的;
2.寄予新思,展望未来。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所涉及的写作主题及方向多种多样,而社会性话题则是写作的主要方向,要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思想及情感的方式,使作文质量得到保证。例如,在写作中,可能涉及关于“社会风气”的主题,在结尾,可以通过寄予希望,展望未来的方式彰显文章的主题,使文章更有感染力。

三、强化议论,突出整体

议论文中的“议论”部分是核心,若所议论的内容不能达到照应主题、突出中心的效果,则会出现偏题、跑题现象。在议论文写作中,针对某一事件或观点进行议论时,议论层次丰富、观点清晰,才更有说服力。

例如,在以“物价上涨”主题进行议论文写作时,想要达到强化议论、突出整体的效果,在议论过程中,不能仅仅针对“物价上涨”表象进行阐述,如,不能只是列举出生活中的水果、蔬菜、教育成本、服装等价格上涨的例子,还应该以此为切入点,探究导致物价上涨背后的客观因素。例如,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,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消费能力增强,这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一。

四、积累素材,丰富论据

论据的丰富性与素材的多元化、真实程度有直接关系,很多议论文之所以存在论据单薄、缺乏可信度,主要是由于素材积累不足,不能灵活运用素材。在日常学习中,同学们对名人名言、历史典故、重大历史事件涉猎较少,这也导致其在写作议论文时,缺少典型论据,可以调用的资料也较为有限,往往会选用一些众所周知的、毫无新意的事例。例如,提到身残志坚就写霍金、海伦·凯勒;
提到学习勤奋就写“凿壁偷光”“囊萤映雪”;
提到热爱科学就写居里夫人……上述例子被用过百遍千遍,不能与当前生活实际紧密衔接,应用这些材料,就有老生常谈之感。

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,论据分析必不可少,若论据分析不到位,会导致作文空洞无物,中心不够突出,情感不够充沛。对于部分同学而言,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,对分析论据的重要性认知有限,导致论点与实例结合较为松散,角度也较为单一,没能从多个层面对论据进行详细分析,使论据与论述缺乏说服力。还有部分同学习惯于只举例,不分析,这也使论据分析部分的写作流于形式,起不到支持中心论点的作用。所以要专门训练论据分析能力。

五、分写论点,巩固主题

有同学对文章论点的阐述与分析存在脱钩现象,主要由于论点与论据联系不紧密,导致有时多个论点同时出现,有时内容空洞,没有具体的论点及论据作为支撑,降低了作文质量。难点分散式练习的方式与当前议论文写作需求较为契合,可通过对论点进行分散布置、一一击破的方式解决问题,这不仅可以使写作有条不紊,也能达到了全面揭示主题的效果。分写论点方式的落实应该结合议论文的具体写作方向,使各个分论点,共同反映某一特定的主题,这样才能使论证有力。

在进行分论点设置时,要先确定中心论点,例如,某次议论文写作要求以“生活中的困境”为主题,在进行这一主题的写作时,需要对主题的范围及内涵深入理解,确定由主题衍生出的中心论点,即“坦然面对生活”,当确定这一中心论点后,可逐渐明确多个分论点的方向,如,可以将“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可以帮助你走出生活中的困境”“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公会发现一些没那么糟”“对待生活中的好事和坏事都保持平常心是一种自信的表现”……这样写作时会更具条理性,让心中论点更突出。

【强化训练】

文  题:

阅读下面一段材料,把握材料要素,确定写作方向,自拟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。

×××和妻子在大街闲逛,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,浑身颤抖,额头还出了血,这时×××决定上前将老人扶起来,而妻子则拦住他,并示意他不要多管闲事。

×××说:“她这么大年纪了,如果没人管她,可能有生命危险!”

妻子说:“街上这么多人,你不管,自然有其他人管,不会有什么危险。”

×××说:“我们看见了,却假装没看见,就这么走过去,这不是自欺欺人吗?”

妻子说:“你忘记了上一次咱们救的那个老大爷了吗?他被车撞了,肇事司机逃了,是你把他背到了附近医院,累得气喘吁吁不说,身上还粘上了一大片血渍。他儿女来了,却反咬你一口,说是你撞的,那位老大爷有阿尔斯海默病,醒来后也无法证明,当时出车祸的地方又是摄像头的盲区,没有留下直接证据,最后警方多方调查才确定你不是肇事司机。那次救人不仅对方没说一句感谢的话,还恶语相向,咱们一连被电话骚扰一个星期,工作和休息都受到严重影响,这些你都忘了吗?”

×××说:“……”

主题分析:

给材料作文是高中阶段常见的类型之一,与命题作文、半命题作文等作文形式相比,给材料作文不会直接给出写作方向,需要写作者阅读材料自选写作角度,因此,给材料作文的写作范围更广,更自由,通常不会出现写作“跑题”现象。就本篇而言,其所涉及的材料内容是以场景对话的形式展示在写作者面前,这种材料较为常见,但想从这样的材料中提炼出论点则有一定难度,主要由于场景对话式材料属于“正在进行时”叙述性材料,具有“动态性”,而相比之下,议论文则更具“静态性”,需要写作者实现“动中思静”,进而掌握写作要点。本题给出的材料是当前社会上的常见问题之一,即“扶不扶”的问题,材料中的×××与妻子立场不同,写作时他应该考虑到“×××”与“妻子”双方的立场,进而保证议论与评价的客观性。

佳作展示

“扶”与“不扶”是否等于

“正义”与“非正义”

大家在出行时,难免会碰到一些老年人或其他弱势群体需要帮助的情况,有些人选择帮忙,有些人则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”,那么,这两种做法的本质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?前者一定比后者高尚吗?反之,后者一定比前者不堪吗?

黑格尔在著作《法哲学原理》中写道:“存在即合理。”这句话曾一度被人们误解成为“存在的都是合理的”,这种解释当然是毫无依据的,按照这样的逻辑,小偷、杀人犯也都存在,难道他们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吗?如果真是这样,就不需要法律对人们的不良行为进行强制约束了。“存在即合理”是指“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或合乎逻辑的”,其语境相当于佛家的“有因必有果”的说法。在上文中提到,一部分人在目睹弱势群体需要帮忙时,并没有选择上前帮忙,甚至会尽快远离这个“是非之地”。那么,可以设想一下,这部分人是一开始就这样,还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?即,他们最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时,是不是也漠然旁观或是转头走开?还是会在第一时间上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如果他们一开始是持“应该帮助”的理念,且也切实付诸行动,那么为什么后来会选择“袖手旁观”?这是否也有必然的因果关系?

在2014年春晚小品《扶不扶》中,由沈腾扮演的“郝健”在不确定应不应该救人时,遇到了一位骑自行车路过的男人,男人在了解情况后,劝郝健不要“多管闲事”,郝健问为什么时,男人无奈留下一句“哥以前开的是大奔”后,毅然骑车离去。这一情节设定引起了许多观众的“内心共鸣”或“潜在共鸣”,何为“潜在共鸣”?即,这样的事情尚且没有发生在共鸣者身上,却与其对这类事物的判断与认知精准契合。可见,很多人对“扶不扶”这一社会问题尚且持较为悲观的态度。

现在,点开任意一个与社会治安或弱势群体有关的新闻,都可能看到下方评论区出现“现场的人太冷漠了”“同是人类,他们是怎么做到袖手旁观的”“我要是在现场,我一定冲上去”……等诸如此类的评论。孔子曾说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实际上,还应该有后半句作为补充,即“己所欲,也不应施于人”,也就是说,一件事即使“我”能做到,也不应该要求其他人同样做到,任何品质与能力层面的要求都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,而不能要求他人。

或许,很多人并不是真的想要“袖手旁观”,只是不敢“勇于救人”,当他们在遇到“扶不扶”的问题时,考虑的不是“应该不应该”的问题,而是“敢不敢”的问题,做坏事固然需要胆量,而当做好事也同样需要胆量时,这是社会的悲哀,所有曾经被救却“恩将仇报”的人都脱不了干系。

芥川龙之介在短篇小说《掉头的故事》中写道:“只有意识到人性是不可靠的人才有几分可靠。”由此看来,以猜疑、谨慎的态度对待多变的人性是人之常情。明乎此,我们共同努力便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点  评

文章与所给材料高度契合,且写作技巧纯熟、用词准确、语言流畅、层次清晰,写作难点被一一攻破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文无论是写作方向选择还是观点呈现,都没有走一般意义上的“正能量”“喊口号”路线,而是以独特的视角、深刻的思想、精准的逻辑辨析阐述自己对“不扶之人”的理解,写作角度别具一格。

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(7.8年级)(2022年2期)2022-04-15Get两种论证法,一举拿下议论文学生天地(2020年28期)2020-06-01恰当使用论据作文周刊·中考读写版(2020年32期)2020-01-25恰当使用论据作文周刊(中考版)(2020年32期)2020-01-22简谈“议论文”写作疯狂英语·新策略(2019年12期)2020-01-04用好论据“四字诀”:准、新、精、美作文周刊(中考版)(2017年7期)2017-07-10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作文周刊·高一版(2016年6期)2016-05-09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中共党史研究(2014年1期)2014-04-27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语文知识(2014年11期)2014-02-28议论文应以“理”服人语文知识(2014年11期)2014-02-28

推荐访问:难点 有序 分散

猜你喜欢